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为什么不建议去新加坡留学

宝子们好呀!老席留学今天想和大家聊点”逆耳忠言”——虽然新加坡留学热度一直很高,但真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!作为在坡岛待了8年的”老油条”,今天就把那些藏在滤镜背后的现实问题摆出来,帮你理性判断”为什么不建议去新加坡留学”。毕竟留学是大事,想清楚再出发,才能少踩坑呀~

为什么不建议去新加坡留学插图

一、预算不够别硬冲!新加坡留学成本真的不低

实话实说,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小,但花钱的地方可不少!先给大家算笔账:

(1)学费:公立vs私立,差距有点大

  • 公立大学:热门专业如计算机、商科,2025年学费普遍在3-4万新币/年(约15-20万人民币),医学专业更贵,能达到6万新币/年(30万人民币)。虽然有政府补贴,但国际生想拿到全额奖学金难如登天,大部分同学只能拿到20%-50%的补助。
  • 私立大学:和海外合作的课程学费也不便宜,每年2-3万新币(10-15万人民币),而且奖学金名额更少,基本要靠自己腰包。

(2)生活费:每月1.5万人民币起步很正常

房租是大头!学校宿舍双人间每月1000-1500新币(5000-7500人民币),校外租房稍微好点的公寓,单人房就要2000新币/月(1万人民币)。吃饭的话,学校食堂一顿8-15新币(40-75人民币),出去下馆子人均50新币(250人民币),奶茶零食这些小开销每月也得500新币。再加上交通费、课本费、课外活动,一年生活费少说也要18-25万人民币。

💡老席提醒:如果家里预算紧张,或者需要靠打工赚生活费,新加坡真的不太适合。这边政府规定国际生每周只能打工16小时,赚的钱勉强cover伙食费,房租还是得靠家里支持。如果因为省钱天天吃泡面住郊区,真的会影响留学体验啊!

二、适应不了”混搭文化”?可能分分钟emo

新加坡虽然华人多,但文化环境真的没你想的那么”亲切”!

(1)语言:被Singlish逼疯的日常

课堂上老师用标准英语授课没问题,但一下课,同学之间交流全是 “Singlish”——”lah””lor””mah” 这些语气词满天飞,”Where you stay lah?””Want to eat chicken rice or not lor?”刚开始真的听得云里雾里!而且很多本地同学习惯中英夹杂,比如” 这个 project 的 deadline 是 next week 啦,你记得 submit 之前 check 一下 format 有没有错 mah”,对英语基础一般的宝子来说,适应期可能会很痛苦。

(2)社交:华人圈子vs国际圈子,都有壁垒

别以为华人多就好融入!本地华人家庭普遍很看重”身份”,有些同学会不自觉区分”PR(永久居民)””公民”和”国际生”,交朋友时难免有距离感。而国际生圈子里,印度同学、东南亚同学占比很高,他们的饮食文化(顿顿咖喱)、社交习惯(喜欢集体行动)和咱们差别挺大,想找到知心朋友需要花不少时间。

(3)生活习惯:细节之处见”差异”

比如新加坡人超级守规矩,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,否则罚款500新币;公共场所不能吃口香糖,抓到直接罚1000新币;就连晾衣服都不能滴水到楼下,否则邻居会投诉到居委会……对于习惯了”随意”的宝子来说,这些细节可能会让人觉得”压抑”。

三、学术压力大到头秃?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扛住

新加坡的大学虽然排名高,但”宽进严出”是真的!尤其是公立大学,学术压力一点不比国内985小。

(1)课程强度:小组作业+pre+考试,连轴转

每门课每周都有reading材料(动辄几十页英文文献),隔周就有小组作业,期末前一个月基本天天泡图书馆。比如南洋理工大学的工程系,大一就要学微积分、物理、编程,每门课都有实操考试,挂科率常年保持在15%左右。而且新加坡的大学普遍采用”曲线评分”,全班只有前10%能拿A,想拿高分不仅要自己学得好,还要比同学更厉害!

(2)语言障碍:课堂发言不敢开口?分分钟被甩下

老师上课语速快,还会突然点名提问:”Anna,你觉得这个理论在新加坡语境下有什么应用局限?”如果英语听力和口语跟不上,根本没法参与课堂讨论,而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30%!老席见过太多同学因为不敢发言,最后总分差0.5分拿不到荣誉学位,悔得直拍大腿。

(3)毕业要求:想混个文凭?没门!

私立大学虽然入学门槛低,但毕业也不轻松。比如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,每门课出勤率必须达到80%以上,论文查重率不能超过20%,就连小组作业里划水的同学,都会被老师单独叫去谈话。如果抱着”出国混日子”的心态,大概率会被现实狠狠打脸。

四、就业和移民:理想很丰满,现实有点骨感

很多同学冲着”毕业后留坡工作”去留学,但真实情况是——

(1)找工作:本地企业更偏爱”土生土长”的学生

新加坡四大会计师事务所、金融机构,虽然对国际生开放岗位,但同等条件下,会优先录取本地PR和公民。尤其是需要和政府部门、本地企业打交道的岗位,一口流利的Singlish和对本地文化的熟悉度,就是隐形的加分项。

(2)移民政策:收紧是大趋势

2025年新加坡政府最新政策显示,EP(就业准证)申请门槛从月薪3000新币涨到5000新币,而且需要证明”有不可替代的技能”。想通过留学+工作拿PR?以前平均3-5年能拿到,现在普遍要5-8年,而且还要看年龄、薪资、行业等综合评分。如果毕业后想回国发展,新加坡的学历认可度虽然高,但和欧美顶尖名校比起来,竞争力并没有特别突出。

(3)生活压力:留下来就能过上好日子?

就算成功留在新加坡,生活压力也不小!组屋(政府保障房)需要夫妻双方都是PR才能申请,商品房均价2万新币/平方英尺(约10万人民币/平米),一辆普通的丰田汽车要15万新币(75万人民币),因为税费高到离谱。很多本地年轻人都自嘲:”在新加坡,不是在上班,就是在还房贷车贷的路上。”

五、什么样的人真的不适合来新加坡留学?

说了这么多”不建议”的理由,老席也不想一竿子打翻一船人。如果你符合这几个特点,确实要慎重考虑:

预算紧张,需要靠高强度打工维持生活

英语基础薄弱,且抗拒融入多元文化

抗压能力差,受不了高强度学术考核

毕业后只想回国考公/进国企,对国际化背景需求不高

但如果你愿意主动适应、敢于挑战,新加坡也有很多独特的优势——比如安全的环境、优质的教育资源、开阔的国际视野。老席建议大家先去新加坡留学中文网www.studyliuxue.com看看真实的学生分享,再结合自己的性格、目标和家庭情况做决定。

其实”为什么不建议去新加坡留学”,本质上是想让大家抛开滤镜,看清留学路上的真实挑战。新加坡不是天堂,也不是地狱,它只是一个选项,一个需要你付出努力、克服困难才能抓住的机会。

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,心里的疑惑更多了,别慌!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你的情况,老席帮你分析到底适不适合;也可以扫码关注新加坡留学中文网www.studyliuxue.com,获取更多真实的留学攻略和避坑指南。

最后问一句:比起”别人说好不好”,难道不是”自己想不想要”更重要吗?你准备好面对新加坡留学的挑战了吗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